close

武俠從金庸封筆古龍過世,整體環境也改變,有名氣的只剩溫瑞安獨木撐起武俠的看板二十年,直到黃易登台,突然間莫名奇妙就崛起大紅,也給了人一個錯覺,似乎武俠會再興。(當然這些年來證明只是恆星毀滅前最後的一次爆發。)
    
黃易帶出了許多次類型,如修仙(覆雨翻雲破碎虛空),穿越(尋秦記)。有人或許會說坊間那些yy的修仙和穿越故事,和黃易大師的水準完全不一樣啊。的確,很多不像,但修仙和穿越最最翻轉的一個概念的確是由黃易帶入武俠,繼而被其他作者引用再創作,簡單來說,黃易在武俠史上最大的成功就是解放了武俠的形式(那由金庸古龍所完成且霸佔住的武俠定義,溫瑞安只是延續了古龍的路並且更加文字風格化),降低了武俠的門檻,讓更多人可以投入武俠的想像。可以這樣說,溫梁金古都是開創者(對俠的道德意義不斷地疊加,如金庸的<俠之大者為國為民>,已經把俠的意義推高到一個極為難得到接近矯情的境界),而黃易是解放之人(對俠內涵的削去,解放。雖然解放之後就回不去了,但這是自由的代價)

不扯太遠,回頭講修仙,要源於黃易的<破碎虛空>。黃易之前的武俠小說基本上主角在一連串的經歷之後,大體一定是獲得名聲,得到美女芳心等等,總之是滿足現實人生的種種成就失落。但黃易的<破碎虛空>將成就的目標設定在出世,只要武功一直練到極致(不管你是正派還是魔道),就能夠肉身飛昇,劃破虛空,進入到另一個次元(仙境)。日後擴大格局,混搭軟性情色描寫而獲致更大成功,奠定黃易大師地位的<覆雨翻雲>也只是從此一基調延伸(因能極於情,故能極於劍。)
    
什麼是仙,就是天龍人,就是富足高尚可以不再和凡俗有任何關係之人。此一設定的大成功某方面也反映的時代的不祥與灰暗。金庸到古龍的黃金年代,是全球經濟穩定成長,中產階級興盛的年代,就是那個人們相信明天會更好的年代,是個人們從貧窮中走出的年代,那時的年青人是生於饑餓的,所以會在武俠小說中追求更多要不到的東西,而且是相信只要努力和幸運就可以得到幸福(名聲、寶物、美女芳心等等)。可是到了黃易的時代,我青少年的年代,社會已經富裕了,我這一代人沒有上一代這麼饑餓這麼現實,所以反而容易被黃易那種單純空洞的允諾給吸引----「因能極於情,故能極於劍」。這某方面是等價於「只要我喜歡,沒什麼不可以」的說法(人只要一廂情願只管自己怎麼想就好)。人是富足的,不需要別人的,不想要與人爭也不需不屑與人爭。仙,天龍人的夢。

 

在金古之後,除了溫瑞安,還是有些極有特色很優秀的作家作品,今天講到仙,那就來對講個佛。

http://www.sundon.net/main2.htm

奇儒,上面是他的網頁。除了是武俠小說家之外,還是佛乘宗的宗師。網頁上可以看到除了一格武俠小說之外,其他都是論佛法相關的文章。這人是真的和尚,一派宗師,也不靠賣武俠小說賺錢,所以網頁也很大方看得到作品。沒接觸奇儒的人推薦可以直接看凝風天下。

凝風天下是兩千年的作品(沒想到也這麼久了。)那時奇儒已經是佛乘宗宗師了,離他上一部作品問世已經十幾年,也就是說當時佛門宗師才是他的主要身份,武俠小說是副業。

有人會說,佛不是叫人放下什麼都是空嗎?整天念佛放空的和尚怎樣寫武俠小說?

首先要說,佛法是入世的,是解決人生真實問題的,不是像想像中那樣空空空(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,若不說菩薩之名,慈悲救苦不就是大俠?)。我個人如今並不這麼覺得寫武俠與修佛有這麼大的根本差異。
    
奇儒早期的作品文字風格上有極大古龍的影子。不過氣質上面就隱約有點禪意,我並沒有去研究奇儒生平,其創作與修佛之間的時間關係。但凝風天下的確是更走出古龍更自成一格的作品。

如何是寄寓佛法的武俠,就請有興趣的人自行去看,奇儒超大方的,網頁上都有。懷念古龍風的人也可以看,推薦<蟬翼刀>,<柳帝王>等作品。
    
我在此只想提一個我很個人的關於<凝風天下>的讀書心得。

凝風天下裡面講的武術已經是接近某種修養境界,絕世高手通常要不有某些神秘感應,要不就是手握巨大情報網,因此大咖們似乎對彼此都瞭若指掌。看凝風天下有種感覺,雖然整個故事場景是一整個巨大的中國版圖,但是所有人都像在一個小小的舞台上展演一樣,也像是神化影視劇一樣(如我最近瞄了一下的浙視西遊記大結局場景,漫天神佛都飄在一個沒有邊際的雲霧裡),空間被抹除了,小說直接就是只關注一個角色一個角色彼此的(心靈)境界的碰撞。

這不就是臉書時代的景象嗎?

凝風天下沒有一點科幻元素,但卻是我閱讀經驗中精準實現的科推預言。(預言了這樣一個每個人坐在臉書前都自以為懷抱天下的時代。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llb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